1月10日,重慶市銅梁區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萬隆代表銅梁區人民政府作工作報告。
五年來,銅梁綜合實力顯著提升:脫貧攻堅全面勝利,工業經濟不斷壯大,現代農業穩產增效,服務業提檔升級,城市建設擴容提質,鄉村面貌明顯改善,重點改革實現突破,加快融入雙城經濟圈建設,民生福祉持續增進,文化事業日益繁榮,社會治理全面加強。預計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00億元、年均增長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萬元、年均增長7.2%,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7萬元。各類市場主體由4萬戶發展到5.7萬戶。
今后五年,銅梁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重慶主城都市區發展的重大機遇,堅定不移大抓產業、持續強化民生保障,加快建設重慶西向發展橋頭堡,努力爭當成渝中部崛起排頭兵,以實干實績譜寫銅梁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篇章。
2022年,銅梁力爭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5%左右,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到2026年,銅梁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年均增長7.5%左右、突破100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超過13萬元;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9%,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2以內,推動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
未來五年,銅梁將堅定不移大抓工業、堅定不移大抓產業、堅定不移大抓實體經濟、堅定不移大抓開放發展,持續強化城鎮提升和鄉村振興,持續強化污染防控和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強化民生保障和民生改善,持續強化風險防控和社會治理,奮力打造產業高地、文旅勝地、宜居美地和民生福地,努力建設產業競爭力更強、文化影響力更廣、環境吸引力更大、群眾獲得感更多的新銅梁。
——聚焦工業強區,著力推進轉型升級。培育400億元電子信息產業、600億元裝備制造產業、300億元健康美妝產業,打造智能終端建設基地和美妝產業基地,構建“3+N”產業集群,形成兩千億級工業產業集群;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實施國家級研發平臺“破零”行動,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00家、科技型企業超過2000家,占新產業產值占比達到35%;統籌推進“一中心、兩組團”建設,構建“一區多園”發展格局。深化產產、產教、產城融合,推動項目集中、資源集約、功能集成、產業集群。
——聚焦產業培育,持續壯大實體經濟。全面融入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產業帶,爭創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農業總產值達到150億元;積極融入重慶國家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打造現代服務業發展示范區;深化農文體商旅融合發展,擦亮龍燈龍舞、安居古城、生態原鄉、少云故里“四張名片”,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綜合收入分別達到2000萬人次、130億元;落實民營經濟發展支持政策,把支持企業發展的事放在第一位,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市場主體突破8萬戶。
——聚焦開放合作,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強化“橋頭堡”城市樞紐功能,建成成渝中線高鐵、城軌快線璧銅線,加快形成“兩高兩普一城際兩軌道”鐵路網。建成投用高鐵站客運綜合樞紐。加快建設千噸級涪江航道。建成投運銅安高速、合璧津高速和渝遂復線高速,加快實施“一環七射兩聯線”高速公路網。建設銅梁至重慶新機場高速、渝遂高速擴能二期,創建主城都市區城鄉交通一體化示范區,基本形成“半小時、1小時、3小時”出行圈,實現所有鎮街15分鐘上高速;擴大與東部沿海地區協作,主動承接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融入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
——聚焦城鄉統籌,深入實施融合發展。全面建成“雙五十”中等城市。深化城市東拓南擴,規劃建設科創新城,打造大學園片區和高鐵站片區,加快建設龍騰片區,基本建成淮遠新區,提速建設城區“三橫五縱”骨干道路;縱深推進鄉村振興,深入推進城鄉融合,實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五年行動計劃,,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
——聚焦綠色發展,全面改善生態環境。依托水系生態涵養和山體生態屏障,優化生態安全格局。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一批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森林覆蓋率達到50%,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保持在320天以上。
——聚焦民生福祉,合力共創幸福生活。每年滾動辦理一批民生實事。鼓勵創新創業,每年新增就業8000人以上。建成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新改擴建中小學20所,全面落實“雙減”政策,爭創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啟動區疾控中心整體遷建。推進區人民醫院“三甲”醫院、婦女兒童醫院“三級”??漆t院創建。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王欣悅)
2022年01月19日
上一篇:
下一篇:
【銅梁信息】加快建設重慶西向發展橋頭堡,努力爭當成渝中部崛起排頭兵
添加時間:
公司新聞 Company News
高起點規劃 · 高標準建設